裴徽闻言心中一动,他知道自己如今之所以能成为事实上的雍州民事一把手,更多的是因为赵骥想要拉拢河东世家,京兆太守杨戏、河东太守陈祗才是赵骥真正的心腹,他一直在思考如何才能讨得赵骥欢心,以便当上真正的一州刺史,赵骥如今倒是把路子给亲口讲出来了。
原来镇东将军喜欢这样的官员。
除了给属下的官员树立一个正确的施政观以外,其实赵骥还有一个不便公开宣诸于口的原因,今年的秋收对他来说实在太重要了。
今年是公元234年,也就是蜀汉建兴十二年,距离首次北伐已经过去了五年多时间了,在原本的历史轨迹中,诸葛亮会在这一年发动他生命中的最后一次北伐。
赵骥算过,因为北伐的粮食消耗大同小异,诸葛亮在眼下这个时空中的北伐时间点与原本的轨迹几乎一致。
建兴六年,诸葛亮首次兵出祁山,结果被张合击退,两个时空的过程都差不多。
建兴七年,诸葛亮出兵收复武都、阴平二郡,只不过与原本的轨迹不同的是,这一次他没去打陈仓。
建兴九年,诸葛亮再次出兵祁山,原本的轨迹中,他会因为李严断粮而撤退,但这个时空里有了赵骥的支援,他成功地收复了陇西和凉州。
按照这个规律继续下去,建兴十二年,诸葛亮应该就会再次有力量北上了。
手里有粮,心里不慌,对于即将发动一次大规模外线攻势作战的赵骥来说,粮食至关重要。
赵骥对于筹粮可谓不遗余力,除了做好劝农、增丁、推广曲辕犁等基本功课,他还通过向颍川世家出售纸、盐、羊等物资大量换取粮食。
诸葛亮回成都后,益州世家又通过各种渠道,在马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默许下,往关中大量走私粮食。
裴徽、杨嚣等在赵骥麾下效力的本地士族也纷纷动员宗族献粮,因为熟悉赵骥脾性的他们知道,镇东将军对早早表态的士人一向是不吝升官提拔的,对于最后关头才肯支持自己的,镇东将军也向来不会给什么好脸色。
用经济利益交换政治利益,傻瓜才不换。
在各种资源一律优先向粮食倾斜的情况下,赵骥自信自己是有底气发动一场大仗的。
何况在各种史料中,这几年的关中都没有关于大灾的记载。
原本的轨迹中,诸葛亮是在去年冬天进驻汉中,然后在今年的农历二月兵出五丈原的,虽说这个时空中他此刻还在成都,但赵骥相信,那一天很快就会来的。
说明:手机阅读,可用拇指按住屏幕往上拉。可自动进入下一章
说明:电脑阅读,可以按键盘← →方向键直接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