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快更新新顺1730最新章节!
某种程度上讲,自由贸易和周礼,确实挺像的。
也和绝对零度挺像的。
都是一个梦想,但现实中又是根本做不到的。
尤其是,随着大顺主动参与世界贸易后,在这个时代,只会催生出反效果。
欧洲的支离破碎、人口不足、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可以搞完整的产业链包括此时的法国也不行的现实。
使得先有“绝对优势”、后有“相对优势”的这套理论,在欧洲,似乎是可行的。
比方说,你英国产不了丝绸,当年詹姆斯移植过去的桑树只能活红桑,吐出来的丝根本不行。
但是,意大利就能产生丝,最起码意大利能种黑桑,质量虽然和东方湖丝差点,也肯定比红桑强。
亚当·斯密就论证说,你看啊,英国能不能种桑?能,盖个温室大棚,违背自然条件,也不是不能种。
但,这么搞,为啥英国不生产自己擅长的东西,去意大利换丝呢?
这就叫绝对优势。
而李嘉图时代,这一套又出问题了,所以李嘉图赶紧打了个补丁。这就叫“相对优势”。
但问题在于,这些东西,在蒸汽时代——到第三次、第四次工业革命,全产业链可能需要至少10亿人的规模,否则玩不转。但在蒸汽时代,所谓的产业链,千万人规模基本就够——伴随着大顺入场,不管是绝对优势,还是相对优势,都出问题了。
简言之,大顺的出现,会急速加剧欧洲的反对自由贸易的思潮,各国的本土民族派、民族资本们,会纷纷站出来搞自立自强和关税保护。
会急剧地导致欧洲的觉醒,和欧洲的反自由贸易运动。
因为,真的是要把欧洲逼得既没有“绝对优势”,也没有“相对优势”了。
对大顺而言,有世界三分之一的人口。
而地域广阔、横跨纬度从北极圈到赤道。气候之多样、雨热之同期,手工业之发达,那就让这一套脱胎于“手工业时代晚期的支离破碎的欧洲的自由贸易”理论,出问题了。
比如说,陕西倒是不能搞丝绸,那江南种桑不就得了?
山东、辽东一看丝这么好,那我们养柞蚕好不好呀?
再比如说,锌冶炼加工的黄铜技术。
你松苏地区没有锌矿,想搞也搞不了。
可是云贵地区,伴随着大顺开国经济恢复而导致的“缺钱”问题,不得不大规模开发云南铜矿。而为了运铜,又不得不搞基建,保持水路通畅。于是,贵州地区的锌、黄铜,也成为了重要的出口产品。
再比如说,英国这边一直在争论,说人口就这么多,要是都去种地了,谁来做手工业呢?经济发展起来的时候,挖运河缺人、砍树缺人、造船缺人、搞纺织业还是缺人。
所以说,要讲一些绝对优势、相对优势,让人口流向本国最适合的产业上。而不要把人口往本国优势不大的产业上送。
可问题是,这在大顺,是问题吗?
农业缺人?缺个锤子的人啊,是农业多人,就算按照精耕细作的华北全面推广两年三熟制,还是多出来了上亿人口。
造船缺人?纺织缺人?砍树缺人?说句难听的,历史上满清末期山东招短工,一天两斤高粱米,趋之若鹜。
什么相对优势、绝对优势,只要能容纳这些“过剩人口”,哪怕说朝廷闲的蛋疼,今天雇人挖坑、明天再把这些坑填上,都不可能缺人。
相对优势要抢、绝对优势还要抢、没啥优势那就创造机会创造产业链继续抢。
英国圈地运动,一年弄出来个二三万人,填补这些工商业岗位。
大顺随便来一场水灾、旱灾,两三万失地流民?那也就是个零头,最多上个县志的资格,连他妈的各省节度使向朝廷汇报的奏折都没资格上。
以至于历史上,晚清时候,华北妇女在麦子地里捡麦秆,回家编成草帽辫,这居然还能卖出去——要知道,这玩意儿不是丝,欧洲也是种麦子吃馒头的,不是吃大米饭的。
再加上,中国自古就缺贵金属。这使得这边的银价,购买力非常的强,至少肯定是比被西班牙超发了数百年货币的欧洲强得多。
这就使得,这一套理论是正确的,但观察样本和社会存在,是以“手工业晚期、蒸汽时代早期、支离破碎的不可能全产业优势”的欧洲为基础,而得出的一个结果。
并且,某种程度上讲,这套东西,在大顺也是实施的。
虽然说,不彻底。
但是,比起来支离破碎、关税林立的欧洲,还是更有资格讲“绝对优势”、“相对优势”的吧?
简单来说,陕西有没有出台政策,对江南丝绸征收100%的关税,来保护陕西的丝织业啊?
湖北有没有出台政策,对湖南的大米,征收100%的关税,来保护湖北农民的利益啊?
亚当·斯密讽刺英国,说法国就他妈的是最大的葡萄酒产国,就隔着个海峡,英国却舍近求远,跑葡萄牙去买葡萄酒,这不是脑子有病吗?
那江苏有没有说辽东柞蚕丝和江苏丝是竞争关系,所以对东北加200%的关税,舍近求远,舍便宜求贵,作为反制,而不用东北大豆,却去日本买高价大豆啊?
显然,没有嘛。
而且,松苏地区的棉纺织业发展起来,本来就是朱元璋时候的实物税,导致松苏地区以相对优势获取了棉纺织业的大发展。人家别的地方也不是不能织布,只是相对来说不如在家种水稻或者搓丝,去松苏换布。
而大顺的问题,更多的,在于“物流”。
物流成本、运输成本,使得这个国内的真正的、纯粹的、理论上完美自由贸易的国内统一市场,没搞起来。
英国离着葡萄牙,和京城到长沙差不多远。但那边有大海,有海运优势,别说现在,就是百年后、二百年后、铁路铺的遍地都是,海运还是便宜啊。
英国能从葡萄牙进葡萄酒,大顺这边你京城跑去长沙买酒运回京城卖,你看看能不能把裤衩赔进去?
这么高的物流成本,使得大顺的手工业,呈现出多点开花、遍地都是的一种状态。
对欧洲来说,德国的统一,意味着神罗关税被打碎。
可对大顺而言,大一统完成,百里不卖柴、千里不贩籴的“物流成本的天然关税”,靠啥来打破?
法国靠着征发劳役,猛修公路,获得了国内市场的统一;英国靠着猛挖运河,获得了国内市场的物流成本降低。
大顺又不是傻子,别说大顺了,就是满清,都不是傻子。缺钱在云南挖铜的时候,都知道要疏浚河道、穿越三峡。
问题是,大顺能修三峡大坝搞船闸从而实现通航降低沉没成本吗?还是大顺有这本事,从云南挖个运河直接到京城去?
包括说,此时的大顺,又在贵州挖锌、又在云南挖铜、又改土归流以盐控西南而让川盐南下以及川盐入楚。
可大顺是修不了三峡大坝,直接通航的。
只能是在三峡两侧,修栈道、修纤夫道,靠纤夫拉纤的形式搞物流。
靠纤夫拉纤,这是什么成本?
这也即是,大顺形式上的国内统一市场,是讲自由贸易的、也是讲相对优势绝对优势的。但是,即便说,钞关什么的全部取消,那么“山川河流和距离”导致的“运输成本”这个“天然关税”,除非大顺有移山填海之能,否则是无法解决的。
是以,大顺本质上内部是自由贸易为主。
但,表现出来的,又是遍地开花、手工业全面发展、相对优势地区之前又不太明显的一种状态。
当然,这是之前的问题。
伴随着铁路、火轮船技术的运用,大顺内部就不得不考虑“子口税”的问题。
以前,是靠大自然的伟力,来做天然的“关税”。
但现在,大顺虽然没有移山填海,却征服了上古植物的尸体内蕴含的力量,火轮船正式向“顺流而下”这四个字,宣战了。
所以,国内的问题,也就一下子严峻了。
简单来说,过去来说,是松苏地区的棉布,的确有相对优势。但可能,生产成本10块钱,运输到湖北的成本15块钱,那么湖北地区只要把成本控制在24块钱,根本不需要地方保护主义,也一样可以发展。
但现在,一方面殖民地掠夺和技术进本,让生产成本降到了5块钱;另一方面,火轮船等即将使用,逆流而上的成本大为降低,运输成本可能也就要5块钱。
那么,这就意味着,原本湖北地区24块钱成本的棉布,除非降到9块钱,否则这些人就得失业。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亚当·斯密,是用欧洲、大西洋、地中海和海运的社会存在,拿出了自由贸易理论。
在他的自由贸易理论中,并没有过多地涉及“物流成本”这个问题。
但是,这不代表他的学说就是完全错误的。
因为,他在手工业时代末期、以欧洲海运的物质基础,得出的这个结论,虽然欠缺了过多地考量物流成本、和超千万平方公里的内陆帝国的问题。
但是,不久之后,人类征服了自然,驱动着上古尸骸的力量,用火车、轮船、铁路、公路。
使得自由贸易这个概念,超出了大西洋和地中海的范畴。
是轮船、火车、铁路这些高效的、亚当·斯密根本没见过的运输手段,让自由贸易在世界范围内成为一种可能。
否则,他这个理论的适用性,或者说在此时物流运输能力条件下的适用性,是有问题的。
就像是拿三的甜菜疙瘩问题。
拿三担忧马提尼克的甘蔗,影响到法国的甜菜。
而马提尼克在哪?距离法国几何?
平移到大顺,相当于伊犁河谷到苏北的距离,甚至更远。
但在欧洲、在海运的基础上,拿三担忧的不无道理,并且法国本土的甜菜种植业也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
然而在大顺。
假设,西域的伊犁河谷种植了上等的棉花。
说明:手机阅读,可用拇指按住屏幕往上拉。可自动进入下一章
说明:电脑阅读,可以按键盘← →方向键直接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