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威力,其实也差不到哪里去,毕竟没有一种舰载机在被80毫米炮弹击中之后还能继续飞行。
此外,“帝都”号的高射火力也十分凶猛。
虽然还没有配备80毫米高射炮,但是在上次回港维修期间,把飞行甲板两侧,外飘甲板上的40毫米高射炮增加到40门。
如果不是因为重心接近倾覆的临界点,再安装高射炮会导致稳定性能恶化,不然还会多装几十门。
要说,改装冗余偏低本来就是“帝都”级最严重的缺陷之一。
同一时期,“龙江”级的40毫米高射炮已经增加到了64门,在左舷外飘甲板上就布置了足足10座。
不管怎样,“帝都”号吸引了大部分敌机。
在十多分钟的战斗当中,“帝都”号与“珠城”号击落了十几架敌机,并且迫使十几架敌机提前投下炸弹或者鱼雷。
可惜,仍然是在劫难逃。
两架sbd在被击落之前投下了炸弹,还全部命中。
其中一枚落在飞行甲板前端,几乎是擦着前端升降机钻进了机库,并且在机库里面发生爆炸。
只是这一枚炸弹就已经让“帝都”号丧失了战斗力。
两部弹射器被炸毁,升降机被毁,而且飞行甲板的前端还被炸出了一个直径超过20米的大窟窿。
要说,机库装甲甲板起到了关键作用。
虽然装甲板被炸裂,但是挡住了绝大部分冲击波与高温气体,只有位于爆炸点正下方的几个舱室受损,没让大火在舰体内部蔓延。
其实,这得归功于“帝都”级的损管系统。
进入战斗状态之后,损管系统就关闭了所有通往飞行甲板的燃油输送管道,向管道里面吹入高压氮气。虽然爆炸产生的高温,依然引燃了机库里的易燃物品,比如橡胶管道与没有来得及清理的油液,但是没产生燃油泄漏,火势很快就得到控制,也就没有产生更加严重的次生灾害。
不说别的,首先用在“帝都”级上的这套损管系统绝对是帝国海军的一大法宝。
按较为公允的说法,在大战期间,这套超越了时代,至少领先二十年的损管系统拯救的舰队航母不下十艘!
此外,“帝都”号非常幸运。
另外一枚炸弹落在飞行甲板中间,就在舰岛的旁边,只是在穿透飞行甲板击中机库甲板之后,并没有发生爆炸!
如果这枚500磅航空炸弹爆炸了,舰岛里面的官兵都会受伤。
当时,白止战就在司令舰桥里面。
因为司令舰桥的位置本来就偏低,受到的冲击更加猛烈,所以白止战等司令部官兵重伤挂彩的可能性极大。
“帝都”号还挨了一条鱼雷,只是中雷的部位在水线下面不到3米的地方,比正常的定深浅了差不多3米。
由此导致的结果是,向下延伸的侧舷装甲起到了不错的防护效果。
虽然“帝都”级的侧舷装甲只是针对8英寸穿甲弹,算不上厚实,但是装甲板本身就有足够高的强度。
这也证明,向下延伸到舰底的主装甲带有一定的防鱼雷效果。
可惜的是,好运没有保持到战斗结束。
第二条鱼雷打在“帝都”号的屁股上,而且直接炸飞了左侧的两具螺旋桨,还导致轴系受损。
虽然这一击不足以让“帝都”号沉没,但是却能让“帝都”号去造船厂呆上大半年。
对任何的舰船来说,推进系统受损都很难修复,因为轴系贯穿了半个舰体,维修难度非常的巨大。
说明:手机阅读,可用拇指按住屏幕往上拉。可自动进入下一章
说明:电脑阅读,可以按键盘← →方向键直接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