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2个小时之前,联合舰队在东梵炎洋遭遇纽兰破交舰队,爆发了激烈炮战。
关键就是,纽兰破交舰队里肯定有战列舰,还是战斗力极为强悍的快速战列舰。
非常简单,与2艘“北河”级交火的2艘敌舰的航速一直很快,没有因为航速不够而被甩开。炮火非常的准确,交战距离超过了20千米,就在10次齐射之内分别击中“北河”号与“南江”号。
此外,敌舰打出的是16英寸穿甲弹!
2艘敌舰都有超过25节的航速,还有9门16英寸主炮,采用的是前二后一3座三联装主炮炮塔,肯定有炮瞄雷达。
这些特征全都符合“北卡”级快速战列舰。
只是,交战距离确实太远了。
很好理解,双方都拥有炮瞄雷达,都能在20多千米之外发现与瞄准对手,而且配备的都是新式炮弹。
要说的话,“北卡”级的主炮不比“北河”级的强多少。
最主要的就是,双方的装甲防护都有问题。
“北河”级就不需要多说了,本身就是战列巡洋舰,是在上次大战结束后,才通过改造升格为快速战列舰。虽然重点加强了装甲防护,达到条约时代的标准,但是在新式穿甲弹面前依然算不上厚实。
装甲过于薄弱本来就是快速战列舰的通病。
别看“北卡”级是条约型快速战列舰,比“北河”级这种半道出家的更加新锐,可是实际的优势并不明显,或者说没有优势。
道理也很简单,受到的限制太多。
其实,这也是“条约型”本身的含义,即吨位等主要指标受到条约的严格限制。
如果保持足够远的距离,这4艘快速战列舰能耗上几个小时,也未必能够分出胜负。
雷达只是提高了命中率,无法从根本上解决舰炮的误差。
当距离太远的时候,雷达就无能为力。
在西北东望洋海战当中,双方战列舰就激战了数个小时。
虽然战斗还没结束,或者说还没有收到战斗已经结束的消息,但是电报当中提到的内容就足够吓人了。
纽兰海军竟然把2艘快速战列舰派往了梵炎洋!
尼兹在想什么?
难不成准备放弃中转岛,集中兵力封锁北梵炎洋的航线,让帝国海军无法按计划攻占波沙湾?
要说,这简直就是痴人说梦。
就算通过玩弄手段干掉联合舰队,也肯定干不过第十一特混舰队。
纽兰海军暂时没有舰队航母,帝国海军完全可以不搭理那两艘快速战列舰,最多加强在北梵炎洋的岸基航空兵。
想来想去,白止战唯一能想到的,就是通过袭击联合舰队来破坏梁夏帝国与迢曼帝国的关系。
其实,意义也不大。
帝国当局早向迢曼当局做了保证,会补偿迢曼海军所遭受的损失。
此外,迢曼当局肯定会顾全大局。
当前的大局就是攻占波沙湾。
哪怕联合舰队全军覆没,在攻入了陆心海之后,帝国海军完全可以把2艘“旭海”级无偿援助给迢曼海军。
到时候一切的不满都将烟消云散。
为此,就值得用上压箱底的家当?
说明:手机阅读,可用拇指按住屏幕往上拉。可自动进入下一章
说明:电脑阅读,可以按键盘← →方向键直接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