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战斗标准。
与之相比,使用7.92毫米中间型枪弹的波伊士兵,战斗状态下能够携带300到350发枪弹。
在几乎所有的战斗当中,帝国陆军的步兵都遇到过弹药不够用的问题。
此外就是,在波伊战争结束之前,纽兰共和国已经率先推出5.56毫米小口径枪弹,而且性能非常的突出。
即便是在西陆集团,比利时的fn公司也针对出口,研制了5.56毫米小口径枪弹。
在这个背景下,梁夏帝国才发起第二轮标准口径枪弹的选型工作,同样要求在东方集团内部统一口径。
最终胜出的就是帝国陆军推崇的6毫米小口径枪弹。
在过去的十多年里,东方集团各个成员国,都陆续用发射6毫米小口径枪弹的步枪取代了发射8毫米全尺寸枪弹的步枪。
东骆沙陆军也一样。
虽然还有一些老式步枪保存下来,但是要么提供给民兵使用,要么改造成了半自动狙击步枪。
配发给作战部队的,全是小口径步枪。
其实,6毫米小口径枪弹并不差。
在帝国陆军率先采购发射6毫米小口径枪弹的班用机枪之后,包括东骆沙在内,东方集团的其他成员国都陆续采购与装备了班用机枪,而且很多就是从梁夏帝国进口,或者购买许可证自行生产。
要说的话,班用机枪的普及,极大提升了步兵的战斗力。
在之前的几十年里,帝国陆军的步兵,所能依靠的直接支援火力,一直都是配发到排一级的重机枪与通用机枪。
虽然通用机枪威力巨大,射程也更远,但是对步兵来说,实在太重了。
当然,很多时候根本不需要那么强的压制火力。
按照帝国陆军做的统计,在绝大部分时候,步兵面对的敌人其实都在600米内,最多只有800米,因此步兵班对压制火力的需求,也只有600到800米,比通用机枪超过1000米的射程近得多。
其实,也就是这个需要,帝国陆军装备了尺寸最大的小口径枪弹。
关键就是,使用步枪子弹的班用机枪,至少要达到800米的射程,最好能压制1000米外的集群人员。
按照帝国陆军做的测试,北孤集团的5.56毫米枪弹与西陆集团的5.45毫米枪弹的有效射程都很难达到800米,更别说1000米。哪怕采用最新的技术,比如使用更好的材料制造弹头,能提高射程,但是必然会导致枪弹价格暴涨,做为大量消耗的弹药,对成本肯定是非常的敏感。
既要提高射程,又要把小口径枪弹的优势保存下来,唯一的办法就是适当增大口径。
这种小口径步枪加班用机枪,而且共用弹药的装备体系,就是东方集团的一大特色。
当然,在战斗当中的表现也非常突出。
打到现在,东骆沙陆军的预备役部队,能靠一个不满员的步兵营,顶住西骆沙陆军一个装甲旅的进攻,除了由司徒麟他们提供的支援,特别是zt-99b在反装甲战斗当中起到的中流砥柱的作用之外,关键就是东骆沙的步兵班有更凶猛的近距离压制火力,往往都是依靠火力压制击退敌人的进攻。
在阵地防御战当中,数量众多的班用机枪,有着不可替代的价值。
说得直接一点,西骆沙陆军恐怕还从来没有遇到过这种情况,即防御阵地上到处都是机关枪。
可惜的是,进攻开始之前的那轮炮击,已经击溃了守军。
“头!”
“瞄准就开火!”
说这话的时候,司徒麟已经把安装在环型座圈上的通用机枪转了过来,把枪口对准了枪声传来的方向。
其实,敌人的损失也很惨重。
“轰”
刺眼光芒出现,随即就是震耳欲聋的炮声,毋奇铁将最后一枚多用途榴弹打了出去。
瞄准的是一辆在1000多米之外的bmp-2步兵战车。
其实,司徒麟根本没有看到炮弹击中目标。
刺眼的炮口焰让他暂时失明。
随后,坦克就飞驰起来。
“嗵嗵嗵”
听到从旁边传来的声响,司徒麟知道,毋奇铁也钻出了炮塔,在用35毫米自动榴弹发射器开火。
坦克在剧烈的颠簸,而且速度非常快。
又过了几秒钟,司徒麟的视力才完全恢复。
不断的有曳光弹从附近飞过,主要是枪弹,不过也有一些小口径炮弹。
“哒哒哒”
虽然没有看到敌人,但是朝着出现闪光的方向开火就准没错。
敌人倾洒过来的弹雨越来越密集,仿佛这辆zt-99b是唯一目标。
或许还真是唯一的目标!
“别停下,不要走直线!”
大声叮嘱汤学兵的同时,司徒麟还迅速朝四周扫了一眼。
他在寻找友军,可看到的却不是友军。
“大汤圆,3点钟方向,直接冲过去!”
那是一辆已经冲到后方的t-72m,而且正把炮口转过来,准备干掉这辆朝着南面狂奔的zt-99b。
防线早就被敌人突破了,有敌人的坦克出现在后方,也不是什么怪事。
在司徒麟下达命令之后,汤学兵立即驾驶坦克转向。
车体出现了明显的倾斜,主要是转向速度太快。
可惜的是,仍然不够快。
敌人的坦克在大约100米外,司徒麟亲眼看到,125毫米滑膛炮的炮口已经转过来,就差开火了。
对穿甲弹来说,这个距离实在太近了。
可是,对坦克来说,100米却太远了。
完蛋!
当刺眼火焰出现的时候,司徒麟抓紧了机枪的握把。
不过是一种无济于事的本能反应,在被穿甲弹打中之后,抓紧任何东西都没用。
说明:手机阅读,可用拇指按住屏幕往上拉。可自动进入下一章
说明:电脑阅读,可以按键盘← →方向键直接翻页